2025年2月8日,由教育部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主办,吉林大学承办,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大学协办的“教育部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赛课结合组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吉林省工程实践教学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工程训练中心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旨在汇集各方智慧,共同推进工程创客教育教学研究改革,进一步提升工程创客教育人才培养水平,营造良好工程创客教育生态。来自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校工程实践教育领域专家、西北、华东、华北及东北地区高校工程训练研究会教师及部分企业代表等40余人共同参会。开幕式由吉林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副主任兼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副院长刘鹏主持。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副主任、上海大学教授胡庆夕,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郑福胜出席分别会议并致辞。胡庆夕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要求,工程创客教育作为融合“工程思维、创新实践、跨学科协作”的核心载体,已成为培养未来创新型、复合型、实践型人才的关键路径。教育部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与吉林大学共同搭建了本次全国性的教育交流平台,助力工程实践教育的发展,聚焦当前面临的挑战,打破壁垒、汇聚合力、构建生态,体现了在座的全体工程实践教育践行者的使命担当。

郑福胜在致辞中表示,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及专家的到来,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贡献智慧、分享经验,共同为工程创客教育的未来发展擘画蓝图。近年来,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将工程创客教育作为深化新工科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抓手,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共同推动工程实践教育的发展,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本次会议分为“教育部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赛课结合组2025年度工作会议”和“吉林省工程实践教学论坛”两部分,赛课结合组2025年度工作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副主任、上海大学教授胡庆夕主持,会议传达了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的相关精神,探讨跨校实践训练营及工程实践创客大赛的相关工作。

吉林省工程实践教学论坛邀请了来自全国高校工程实践教育领域专家作主题报告,与吉林省内高校工程实践教育同仁分享经验,积极互动,共助吉林省工程实践教育改革。本次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太原理工大学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李卫国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主任,国家级机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王书亭以《AI+工程实践教育改革思考》为题,聚焦于工程实践与创新主题,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实践教育应在新时代勇于创新,打破传统框架,与现实生活同频共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党支部书记、教育部工程训练课程虚拟教研室副主任齐海涛以《工程训练中的数智化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为题,为大家分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情况,利用万物互联,智能引领,肯定了数字技术对工程实践教育的影响。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郑志军教授以《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现代工程训练体系建设与实践》为题,探讨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构建与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与新技术新业态相融合的现代工程训练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人才的新课题。

东北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兼教务处副处长,刘杨教授以《工程训练中心发展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为题,与现场吉林省工程实践教育同仁共同探讨工程训练中心的发展建设,协同创新、开放共享,共同助力东北振兴。

论坛最后环节由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院长、机械基础教学中心主任、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吴文征教授带来《面向未来的新工科卓越工程师教育教学培养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强调现代工程训练体系作为培养工程人才的重要途径,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以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培养造就大批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师。

会议最后,与会专家参观了吉林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并对中心的建设体系与育人理念给予高度评价。未来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及工程训练中心愿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与各方携手,立足国家战略,聚焦协同创新,强化数字赋能,振兴东北,深化工程实践教育的使命担当。


